
取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取
⒈ ?拿:索取。取书。取款。窃取。
⒉ ?选择:选取。取材。取景。取道。取样。
⒊ ?采用:采取。听取。吸取??扇?。取精用弘。
⒋ ?得到,招致:获取。取经。取偿。取悦。
⒌ ?消去:取消。取缔。
异体字
- 娶
汉英互译
adopt、aim at、assume、choose、fetch、get、take
相关字词
与、予、去、存、弃、舍、送
造字法
会意:从耳、从又
English
take, receive, obtain; select
※ 取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取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在线查询提供。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取
〈动〉
(1) (会意。从又,从耳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手(又),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。古代作战,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。本义:[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]割下左耳)
(2) 同本义 [cut off left-ear]
取,捕取也?!端滴摹?/p>
大兽公之,小禽私之,获者取左耳。——《周礼》
且今之勍者,皆吾敌也,虽及胡者,获则取之,何有于二毛?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
取吴元济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(3)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[behead]
恨君不取契丹首,金甲牙旗归故乡。—— 宋· 苏轼《阳关词》
(4) 拿 [take;fetch;get]
取数斗归?!骸?邯郸淳《笑林》
对面取人物。
取一葫芦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取器械?!鳌?崔铣《洹词·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(5) 又如:从架上取书;从巢里取蛋;取受(拿取和收受);取则(取作准则,规范或榜样);取将(拿取)
(6) 通“娶”。娶妻 [marry]
取妻如之何?——《诗·齐风·南山》
君取于吴,为同姓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勿用取女?!兑住っ伞?/p>
可以冠子取妻?!独窦恰ぴ蛹恰?/p>
昭公取于 吴?!蹲蟠ぐЧ辍?/p>
终老不复取?!队裉ㄐ掠健す攀怪偾淦拮鳌?/p>
还必相迎取。
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,清河县人?!端按?/p>
(7) 又如:取女(娶妻);取亲(娶妻);取室(娶妻)
(8) 选??;选拔 [adopt;choose;select]
深思而慎取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人取之。——明· 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舍体而取面?!淘唷锻蓟?/p>
(9) 又如:取路(上路);取戏(采取游戏态度);取义(选择正义,就义而死);取人(选择人);取友(选取朋友);取途(选取经由的道路);取象(取某种事物之征象)
(10) 招致 [incur]
谗毁竟自取。——唐· 杜甫《上水遣怀》
(11) 又如:取罪(自我罪责);取讥(招致讥讽);取毙(招致丧身);取醉(喝酒致醉)
(12) 得到;取得 [seek;get]
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?!盾髯印と把А?/p>
钻燧取火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文能取胜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于人也奚取焉?!啤?韩愈《朱文昌校昌黎·先生集》
召闹取怒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(13) 又如:取事(取得成就事功的机会;行事);取讨(讨?。凰魅?;取和儿(取了和气。和睦相处);取真气(摄取天地间元气);取觅(收入;获得);取供(讨取口供)
(14) 博取 [curry]。如:取选(求取功名;应试);取应(应举;参加科举考试);取誉(博取称赞或好名声);取宠(博取别人的喜爱,称赞)
(15) 攻取,夺取 [attack and seize]
必取宋?!赌印す洹?/p>
取阳晋?!妒芳恰ち妮嗔写?/p>
(16) 通“聚”。
(17) 会合,集合 [assemble;flock together]
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苻泽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(18) 积畜 [accumulate]
而利取分寡?!蛾套哟呵铩ね馄囟煺摺?/p>
(19) 通“趋”。
(20) 跑,疾走 [run]
王良御之,则日取乎千里?!逗亲印つ咽啤?/p>
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,孤儿泪下如雨?!豆爬指?/p>
(21) 趋向 [tend to;incline to;hurry off]
两者合而天下取?!盾髯印ね醢浴?/p>
夸主以为高,异取以为高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词性变化
◎ 取
〈副〉
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才”、“仅” [only]
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
◎ 取
〈助〉
表示动态,相当于“得”、“着”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康熙字典
取【子集下】【又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《唐韻》七庾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此主切,娶上聲。《說文》捕取也。从又耳。《玉篇》資也,收也。《廣韻》受也?!对鲰崱匪饕??!抖Y·儒行》力行以待取?!妒酚洝斨龠B傳》爲人排難解紛,而無取也?!豆茏印ぐ仔钠返勒?,小取焉則小得福,大取焉則大得福。
又《韻會》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。
又《前漢·王莽傳》考論五經,定取禮。《註》師古曰:取,讀曰娶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逡須切,音趨。《集韻》取慮,縣名,在臨淮。
又《集韻》雌由切,音秋?!肚皾h·地理志》留浚儀?!对]》師古曰:取慮,縣名。音秋盧。取又音趨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此苟切,音趣。《杜甫·遭田父泥飮詩》今年大作社,拾遺能住否。呌婦開大瓶,盆中爲吾取。感此氣揚揚,須知風化首。
又《正韻》索也?!对姟ば⊙拧啡缱每兹 !豆{》謂度所勝多少。
又《六書本義》通用伸,伸通取。訓索,取轉聲,與娶趣字同。
又《古文奇字》朱謀?曰:古文取,疑當从与聲。人與而我取也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取【卷三】【又部】
捕取也。从又从耳?!吨芏Y》:“獲者取左耳?!薄端抉R法》曰:“載獻聝?!甭冋?,耳也。七庾切
说文解字注
(?。┎度∫病P也吭弧?、捕罪人也。从又耳。七庾切。四部。周禮。獲者取左耳。大司馬職。司馬法曰。載獻聝。聝者、耳也。偁周禮、又偁司馬法釋之。以說從耳之意。
- 取的词语 组词
- 取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