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噤
〈动〉
(1) 闭口 [close one's mouth]
口禁,口闭也。从口,禁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口噤闭而不言?!冻恰に脊拧?/p>
翅垂口噤心甚劳?!鸥Α吨旆镄小?/p>
(2) 又如:噤声(闭口不言;不出声或小声);噤窄(闷在心里不说);噤口卷舌(缄默不言)
(3) 关闭;封闭 [close]
有噤门而莫启?!嗽馈段髡鞲场?/p>
(4) 又如:噤门(关门)
(5) 因寒冷而发生的哆嗦 [shiver]。如:噤渗(瑟缩寒战);噤颐(微动其颊。细语);噤战(咬紧牙关打颤)
(6) 吃光喝完 [be used up]
你过来,这酒我吃不了,咱两个噤了这素子酒吧?!督鹌棵贰?/p>
康熙字典
噤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巨禁切,音凚?!墩f文》口閉也,从口禁聲?!妒酚洝と照邆鳌窅澣秽淇诓荒苎浴?/p>
又《鼂錯傳》噤口不敢復言。《潘岳·汧督馬敦誄》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,則皆妒之徒也。《註》噤,害口不言,而心害之也?!都崱坊蜃鼾劇?/p>
又《韻會》或作。引韓愈同宿聯句,巧舌千皆
?!鸢?img src="/d/file/spz/269c8.png" alt="?" class="wh16" />,牛舌病也,與噤音同義別,《韻會》誤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渠飮切,音?。義同?!稄V韻》寒而口閉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噤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口閉也。从口禁聲。巨禁切
说文解字注
(噤)口閉也。史淮陰矦傳。雖有舜禹之智。吟而不言。此假吟爲噤也。吟噤義相似。从口。禁聲。巨禁切。七部。